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近年来,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积极响应儿童福利机构提质转型、“开门办院”要求,推出“童享‘扬’光 共‘健’未来”儿童康复专项计划,聚焦儿童康复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机构外困境儿童群体,为更多残疾儿童成长赋能。
惠民惠童,定向康复暖童心
为切实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通过整合场地资源、设施设备、专业技术力量及社会资源,于2023年成功纳入扬州市定点康复机构,并制定出台了扬州市困境儿童定向康复救助优惠措施,将残联年度9个月的免费政策延长拓展至全年。为将惠童政策普及更多困境儿童家庭,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一方面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深入宣传政策,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安排专人对广陵区、邗江区、经开区、江都区等主城区范围内的儿童主任和困境儿童家庭开展康复服务政策宣讲。另一方面,从“被动等待”向“主动上门”转变,与属地协同配合,深入走访困境儿童家庭,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服务,将政策文件转化为朴实易懂的“扬州话”,切实帮助更多困境儿童家庭了解康复政策。
同行同力,专业团队筑童梦
围绕提高机构康复服务水平,打造具有民政特色的康复服务品牌这一目标,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创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打造康复专业团队,推动定点康复机构深入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中心在编康复人才的专业优势,做好康复项目的方案设计、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等工作;二是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遴选全省残联定点康复机构中的成熟专业团队开展深度合作;三是组织技术骨干参加各类培训,并邀请专家上门授课现场教学,持续提升专业水平,有效推动了儿童福利机构服务品质提升和功能转型升级,实现了从单一的“兜底保障”向“普惠服务”的跨越,让更多困境儿童享受到优质的康复服务。
一童一策,精准康复促童康
为确保康复成效,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构建了“评估—计划—跟踪”全流程服务体系。在入院准备阶段,采用双保险机制,通过专业团队评估和家庭个别化教育会议探讨,确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在康复实施阶段,通过“一人一案、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实时跟踪儿童的康复进展和效果,动态调整和优化康复方案。同时,定期举办家长课堂及社会融合活动,构建“机构+家庭”协同康复模式,确保康复效果延伸至日常生活。2024年,累计为院内外56名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开展各类康复训练2.8万课次。其中,1名自闭症儿童经系统康复训练后成功“脱帽”,顺利回归普通学校。
安全安心,权益保障护童行
在实施开门办院、提供康复服务的同时,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坚持服务升档和安全升级并重,通过多维施策构建儿童健康安全防护体系。一是心理护航。联合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定期评估员工和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防范潜在风险。二是联动共治。与属地公安部门建立“民政+公安”服务协作模式,在机构楼区内共建 “熊猫警务室”,深化信息共享、隐患排查、安全培训、应急协作工作模式,共同保障儿童人身安全。三是设施升级。在康复区域实现24小时视频监控全覆盖,增设紧急呼叫系统,完善消防避难设施,为儿童安全筑起更加坚固的防线。
原标题:《童享“扬”光 共“健”未来 | 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探索“开门办院”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