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导语
当文物遇见非遗技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扬州博物馆和扬州漆器厂昨日签署授权合作协议,两家单位携手放大扬州文物效应,研发家居生活用品。
1
博物馆和扬州漆器厂联手复制
扬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扬州博物馆中留下了大批宝贵的历史文物。特别是漆器,在所有馆藏文物中占了一定的比例。扬州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庄志军介绍,第一批以古代文物为原型,复制的家居用品以扬州明清漆器生活用品为主,共14件(套),这类文物几乎没有对外正式展出。他们希望通过扬州漆器厂的工艺改良复制,扩大这批文物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让扬州百姓了解明清时期扬州人的生活品位。
“有一些居家陈设类的,周铸的挂屏都是清代的,有一些杯盘是明末的。杯盘出处江千里,我们扬州人用的点螺很多都是江千里做的,产量也比较大。”庄志军表示,江千里制作的软螺漆器堪称一绝、名噪一时。他表示,此次扬州博物馆拿出了江千里的点螺草虫碟、小姐书生盘、点螺方盒和点螺圆漆盘等,以黑漆髹底,以软螺表现人物和自然场景,山石花木错落有致,人物形态婉丽清秀,银粉磨显出淡淡行云皓月,软螺随光变幻,极具神奇之感。
此外,还有多件清代百宝嵌周制挂屏等。庄志军解释,百宝镶嵌工艺创制于明代,因能工巧匠周翥而得名,又称周制或周铸。
2
曾合作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早在2015年,扬州漆器厂就试制了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扬州的漆艺大师们利用秸秆成本低、易成型等特点,改变一直以来使用木胎为主的制作方式,将该梅瓶规格在馆藏梅瓶的基础上按比例缩小,作为城庆礼品发售。截至目前,已经销售2500多件。扬州工艺美术集团副总经理程浩告诉记者,“这一次是我们第二次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合作,双方充分发挥所长,一定能够在漆器文物活化、销售方面取得新的业绩。”
考虑到漆器保存的问题,他们请大师专门到博物馆进行研究,对其造型和装饰技艺进行研发。“跨越历史,一些技艺已经失传,但是扬州的漆器大师们一直在不断研究。”他告诉记者,大师们在不断创新传统技艺,将这些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下一步,我们还计划以双博馆珍藏的其他漆器文物为蓝本,在‘原汁原味’复刻的同时,研发独具扬州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聂超
下一篇:扬州纺织材料,扬州纺织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