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中国国际食品城主办的市场运营深度研讨会,在交流与探讨中收获了诸多深刻见解。
如今批发市场的运营趋势正发生着深刻变革,愈发注重挖掘更多附加值、增强消费者体验感以及融入情绪化元素,批发市场早已突破单纯的产品集散功能限制,正加速向综合性平台转型升级,从传统单一的收租角色逐步转变为全方位的服务提供商。
经过两日的走访、座谈,总的来说,中国国际食品城的转型升级实践,其创新本质在于重构了"空间-数据-文化-生态"四维价值体系,通过物理空间数字化重构、商业逻辑生态化演进、文化价值产业化表达、可持续发展市场化实践,为传统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这种模式创新不仅推动商贸物流效率提升,更在更深层面重塑了食品产业价值创造方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范本。
一、创新融合:构建“商贸 + 旅游 + 会展”复合业态
(一)商旅一体化设计:突破传统,开创多元体验
中国国际食品城在项目规划之初,便大胆创新,引入“旅游 + 市场”的全新理念,彻底打破了传统批发市场仅具备单一交易功能的桎梏,运用“旅游+市场”思维,设计一心、两轴、三环、四景,建设兼具商旅、集会、美食节活动等功能的楼顶花园场景。营造出一种多元体验的独特氛围,总部品牌中心、工厂展示体验店与国际进口食品专区的设立,更为市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在研讨会期间,食品营销专家李国吉提出借助当前国际食品城资源,“打造永不落幕的食品博览会”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这种创新模式通过打造丰富多样的场景化消费体验,对于吸引了大量人流汇聚,提升市场附加值,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并且,通过商旅一体化设计,还能带动周边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生态链,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的盈利空间与发展潜力。
(二)展销模式与国际化布局:深度融合,拓展市场版图
从项目的业态布局来看,中国国际食品城精心规划了酒水、饮料、进口食品等多个业态主题,构建起了一个庞大且井然有序的商业生态体系。在国际化拓展方面,更是全力打造全球采购渠道,致力于构建一个实体化的“国际商城”平台。
临沂市素有“中国食品之都”的美誉,依托其雄厚的食品产业千亿产值基础,培育出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中国国际食品城不但承接了华丰国际食品城的搬迁工作,进一步整合了各类优质资源,强化了区域品牌影响力,推动山东食品品牌迈向更广阔的市场舞台,提升了山东食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竞争力,还通过完善的展销模式,为国内外食品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展示与交易平台,促进了食品行业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加速了行业的创新发展步伐。
二、经营理念的转变:由出租方、管理方向服务方转变
在座谈会上,郁新闻董事长多次提到“服务”,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着重强调了与商户“共生共赢”,体现出中国国际食品城运营团队角色的转变。
在商业发展的漫长进程中,批发市场所扮演的角色始终处于动态演变之中。早期,批发市场主要以场地出租作为核心业务模式,彼时,市场管理方的工作重心局限于场地维护、基本的治安管理以及简单的设施配套等基础事务,与商户之间更多呈现出一种相对松散的租赁关系。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收租模式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商户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市场推广、供应链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等诸多复杂问题,仅靠自身力量往往难以有效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户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批发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批发市场向服务型转变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国际食品城正在积极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在市场推广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在供应链服务领域,一方面,积极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引导企业在国际食品城建立品牌中心,帮助商户优化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针对下游物流配送环节,与专业的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管理理念,实现货物的高效配送与精准运输。通过建立智能仓储系统,对商品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库存积压与损耗,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中国国际食品城从收租到服务型的转变,不仅是经营模式的变革,更是市场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市场管理方与商户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租赁关系转变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为商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实现市场与商户的共生共赢,共同推动批发市场在新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双重保障:基础设施与政策驱动协同发力
(一)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强大支撑,保障高效运营
临沂市作为“中国物流之都”,具备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中国国际食品城与羲和智慧物流港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能仓储建设,积极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管理理念。通过自动化的仓储设备、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等,进一步提升了物流运作效率与管理水平,为中国国际食品城提供了高效便捷、畅通无阻的物流保障,为食品城的高效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不仅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及时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还能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同时,智能仓储的建设还能实现对库存的精准管理,减少库存积压与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保驾护航,推动稳健发展
在政策层面,临沂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产业发展,将其列为“四个商城”建设的重点领域。为此,政府出台了《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政策文件,并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为中国国际食品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与顶层设计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与项目引进上,还包括在税收优惠、土地政策、人才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政府通过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了消费者与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示范引领:为未来批发市场指明发展方向
中国国际食品城的实践充分揭示了未来批发市场的核心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一)业态复合化:拓展边界,满足多元需求
突破传统单一交易功能的束缚,深度融合商贸、文旅、会展等多元场景,打造综合性商业生态体系,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种复合业态模式不仅拓宽了市场的业务范围,更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为市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通过引入文化元素,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美食文化节、食品历史展览等,可以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加市场的文化底蕴与吸引力。而且,将旅游元素融入其中,开发特色食品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购物,进一步扩大市场的客源群体。
(二)数字化赋能:科技驱动,提升运营效能
借助电商直播、智慧供应链、智慧物流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数字化赋能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未来批发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偏好,市场可以为商家提供精准的市场信息,帮助商家优化商品种类与营销策略。同时,电商直播的兴起,为商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渠道,能够直接与消费者互动,提高销售转化率。智慧供应链则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与管理,确保商品的质量与供应的稳定性。
(三)产业集群化:整合资源,增强区域实力
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打造全产业链生态,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实力。产业集群化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可以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创新,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共享基础设施、物流资源等,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产业集群还能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人才集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四)国际化拓展:链接全球,提升品牌影响
积极整合跨境资源,构建全球采购网络,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土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化拓展是批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通过参加国际食品展会、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将本土优质的食品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的出口创汇,还能提升中国食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五)政策与科技双驱动:协同推进,营造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实现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协同推进,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技术支撑。政策与科技双驱动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推动批发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科技创新的需求,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科研机构与企业应加强合作,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市场的科技含量与竞争力。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国际食品城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开拓进取,为推动我国商贸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同时,其他地区的批发市场也应积极借鉴中国国际食品城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转型升级之路,共同推动我国商贸物流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杨金贵